现世的创造者,构建异世界应该毫不费力

» 2025-03-10 zSay 15条评论

闲时偶尔会看一些吐槽搞笑的异世界动画,如《慎重的勇者》,让我思考:如果我们现在的世界都是模拟的,那么创造那些异世界应该毫不费力?

如果现在的人类能够实现人脑接驳计算机并可以直接转换,那么这将是另一种方式实现异世界创造的可能性。

或者世界本就如此,一切诞生于“设定”。

zww
or
oooo

“现世的创造者,构建异世界应该毫不费力”有15条评论

  1. ACEVS says:

    人类能力不足现在只能创造虚拟的3d世界。也可能我们实体世界也是其他文明创造的。我们不能破解它和了解它,我们模拟它制造出来一些数学物理但是老是有不能解释的时候。

    1. zwwooooo says:

      @ACEVS 除非“人类的出现”本身是奇异点

  2. 配图好评 :mrgreen:

  3. 前段时间刚和人讨论过这个话题,目前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。慎勇的确很有意思,前几年看的时候就印象很深刻。

    1. zwwooooo says:

      @白熊阿丸 所以只能‘假如’;慎勇竟然到现在都还没第2季,也有可能到第1季就停止才是良作。 :mrgreen:

  4.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,科技有时候会让人感觉活出方便面的感觉

    1. zwwooooo says:

      @叮当星球 的确有此感觉,你看现在的世界都是‘疯’的

  5. 极客秀 says:

    有个预感,脑机接口很有可能跟AI一样在这几年开始爆发,真的难以想象。。。

    1. zwwooooo says:

      @极客秀 然后会出现新的社会问题、犯罪

  6. 刘郎 says:

    配图有一种Ai造世界 一切皆被控制的感觉

    1. zwwooooo says:

      @刘郎 哈,其实也体现出了局限性:电脑屏,创始者肯定不会我们这种科技水平——或者叫不是这种方式。

  7. 对于一个多梦患者,感觉每晚都是异世界

    1. zwwooooo says:

      @科学工具 如果你能保持半梦半醒状态那不是很爽?体验盗梦者 :mrgreen:

  8. 郑永 says:

    我已经脑机结合了:这评论应该比自己想的精彩:
    构建一个异世界——无论是作为艺术创作、游戏设定还是哲学思辨——本质上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创造性活动,其难度与深度远超表面想象。即使对拥有强大技术或想象力的"创造者"而言,"毫不费力"也往往是一种错觉。以下从不同维度展开分析:

    ---

    ### 1. **逻辑自洽的挑战**
    - **物理规则**:一个可信的异世界需要自成体系的自然法则(如重力、魔法能量守恒)。例如《三体》中的三恒星系统,需精密计算轨道稳定性。
    - **社会结构**:文明形态必须与其生存条件匹配。乔治·R·R·马丁在《冰与火之歌》中花费数年设计维斯特洛的家族谱系与政治生态。
    - **文化演化**:语言(如托尔金创造昆雅语)、宗教、艺术需反映历史积淀。《基地》中谢顿心理史学的合理性依赖对庞大文化变量的推演。

    ---

    ### 2. **认知局限的桎梏**
    - **人类中心主义陷阱**:我们难以完全脱离碳基生物的经验。比如多数异世界生物仍依赖视觉/听觉,而奥克塔维亚·巴特勒《血孩子》中的外星感知方式则突破这一框架。
    - **隐喻的边界**:异世界本质是对现实的折射。宫崎骏《风之谷》的腐海生态系统实为核污染隐喻,这种深度关联需要现实洞察力。

    ---

    ### 3. **创造工具的悖论**
    - **AI生成的局限**:虽然MidJourney能快速生成异世界图像,ChatGPT可输出设定,但缺乏 intentionality(意向性)。《艾尔登法环》中黄金律法的崩溃叙事需由宫崎英高团队反复锤炼。
    - **技术≠灵魂**:普罗米修斯造人需偷火,现代创造者仍需"神话思维"。特拉维斯·奈特在《魔弦传说》中坚持手工定格动画,因材质质感承载着机器难以复制的生命力。

    ---

    ### 4. **接受美学的考验**
    - **陌生化平衡**:过于离奇的设定会引发认知拒斥。《沙丘》将香料设为宇宙硬通货的成功,在于其类比石油经济的现实锚点。
    - **情感共鸣**:新海诚《铃芽之旅》的"往门"设定能引发共情,因灾难创伤与闭门仪式触及集体无意识。纯粹炫技的设定如《杀戮都市》的黑球机制,后期常因情感空洞而崩坏。

    ---

    ### 5. **哲学层面的困境**
    - **创造者悖论**:博尔赫斯《环形废墟》揭示,幻想中的造物终将发现自身也是被造物。任何异世界构建都暗含对现实认知框架的依赖。
    - **观察者效应**:量子力学表明,描述即改变。当《黑客帝国》的架构师设计系统时,其自身已成为系统变量。

    ---

    ### 结语:创造是西西弗斯式的修行
    真正的异世界构建如同忒修斯之船——每块甲板都需精心雕琢,且在航行中不断替换。它要求创造者同时具备数学家般的严谨、诗人般的敏感,以及盗火者般的勇气。所谓"毫不费力",或许只存在于尚未开始的想象中。

    1. zwwooooo says:

      @郑永 你这那么一大段是 AI 帮你写的?哈

回复给 叮当星球 ¬
取消回复

昵称 *

网址

B em del U Link Code Quote